从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金色麦浪”到北京鸟巢闪耀的“中国红”,从G20杭州峰会到杭州亚运会,从灯光智慧城市方案再到沉浸式光影秀……
走进杭州拱墅区光科技企业罗莱迪思的展厅,“灯光+”的跨界融合,正给予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深耕照明行业21年,罗莱迪思已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也是灯光赛道的科技“小龙”。记者近日专访了董事长王忠泉,他眼中的灯光行业,早已不是传统制造行业,而是科技行业;灯光也早已超越照明的功能,成为连接科技、艺术与文化的媒介。
“灯光+文旅”:人文城市景观焕发新活力
夜晚时分,杭州市余杭区良渚新城的玉湖公园,被灯光点缀得格外美丽——玉湖美术馆外壁光影流动,与杭州这座充满文艺色彩的城市相得益彰……
灯光为玉湖公园增添了不少文化科技体验感,而在不远处的杭州大运河,以“水墨丹青 诗画江南”为主题的运河亮化工程自推进以来,游客接待人次也不断创出新高。
杭州城北玉湖公园光影秀。
“夜晚,犹如城市和景观的画布,成为展示城市形象和文化的良机。”王忠泉说,城市的照明需要配合建筑、融于自然,色彩的还原度一定要高,这对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映日红、湖山绿、水光蓝、水墨白……色彩的丰富与准确,并不是多装几盏灯即可简单实现,还须得有科技的加持。为了让中国传统色彩完美呈现出来,罗莱迪思不断推进光色彩的研究。
“红、绿、蓝三种颜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约1658万种颜色光。目前国际上北美照明协会公布的 CIE1931 色域范围, RGB混光复盖51%,我们前后花了5年时间,提升计算能力,不断尝试特殊波长,目前可以还原呈现出混光色域73%的色彩。”王忠泉说,这意味着我们在光色彩还原呈现方面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可以展现更生动更美丽的效果。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太极湖新区的河水两岸,总长度约9公里,到了夜晚,岸线建设的景观亮化、建筑亮化、沉浸式夜游灯光装置、喷泉水幕秀等纷纷登场,形成了独特的江岸景色;游客市民观览其中,可以体验武当宴乐、七侠演义、太和元宇宙等19处沉浸式夜游创意景点……
湖北十堰武当山文旅项目。
“这些光影秀,正是应用了企业研发的室外分布式裸眼3D投影机技术。”王忠泉说,目前市场上仍有许多采用传统投影的拼接方式,不仅成本高、布线复杂,且限制条件多、画面拼接灵活性低,而罗莱迪思的室外分布式裸眼3D投影机简化了系统架构,可以适应超大、超长画面和复杂曲面,实现视频图像全方位无缝自由拼接。更为关键的是,该技术可以适应各类复杂且恶劣的户外环境,包括高温低温天气、雨天高湿气候等。
如今,越来越多地方关注到夜间经济的重要性,因时因地因势举办灯光节庆等活动,以精彩的夜景灯光设计,增添城市文化魅力,展现现代化人文城市新风貌,同时带动产业发展、拉动旅游消费,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中提出,支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丰富文旅业态,举办民俗演艺、灯会庙会、光影秀等活动,因地制宜发展“水上夜游”文旅产品。支持各地对消费集聚商业区的夜间照明和夜景灯光升级改造,优化停车场、公共交通等配套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景区、文博场馆开放时间,通过多种方式做好夜间开放保障。
青海西宁City Walk微夜游。
“灯光对消费和商业的拉动是非常可观的。”王忠泉说,近年有一个热词叫“情绪消费”,夜间经济就是典型的“情绪消费”场景。据测算,一些景区引入灯光秀后,从人均停留一天可延长至“两天一夜”,大大促进了文旅消费。同时在特色小镇、公园广场、建筑景区、街区道路、实景演艺等场景,灯光不仅为夜晚的景观增色,更激发了人们对历史、文化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提升游客观赏体验、推动夜间经济发展。
“灯光+智慧城市”:智慧灯杆构建数字化网络
在杭州火车东站东、西广场,共有140套低碳智慧路灯(其中含太阳能智慧路灯)矗立着。时而有赶路的人们在灯杆下休憩,灯杆还能为人们的电子设备提供无线充电服务。
杭州火车东站枢纽东西广场智慧灯杆解决方案。
与普通灯杆不同的是,这些灯杆不仅外观时尚、功能实用,内里还“大有乾坤”——集5G微基站接口、无线网络、照明、环境气象监测、广播系统等功能于一体,这些智慧灯杆正在成为城市治理的组成部分。此外,智慧灯杆由柔性太阳能光伏包裹,兼具美观实用与环保低碳属性,提升了太阳能的采集量和转化率,能在连续阴雨天保证“续航”。
“路灯杆是由一个智慧化的城市运维平台来控制的,每一根灯杆都是智慧城市的‘神经末梢’,各类信息数据可以通过物联网汇集到‘城市大脑’,助力城市治理。”在王忠泉看来,未来,车路协同传感系统、小型无人机的临时充电停机坪甚至一键报警系统也都可以搭载在灯杆上,“智慧灯杆会变成新基建公共设施的一个入口。”
王忠泉说,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元宇宙、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出现,照明控制系统也愈加智慧化,甚至已跟城市运行慢慢融为一体,成为智慧城市运维中不可或缺的新基建。
在成都,这种设想就照进了现实。“我们以成都一条街道为原型,上线了一个数字孪生的应用。”王忠泉介绍,该方案将整条路段所有照明节点,通过三维建模,在数字孪生场景中实现一对一映射。有了这个数字孪生系统,每一个节点的能耗、运行状态,甚至故障报警和派单维修等,都能够在数字系统中自动完成,真正成为智慧城市运维的组成部分。
数字科技与实体经济融合,成为带动照明行业转型升级的源动力。
从灯具制造,到智能电源、智能网关、集中管理器、核心主控机,再到照明芯片……在罗莱迪思企业展厅,记者看到了一系列智能软、硬件产品,这家企业已经形成照明行业全链条产品的制造能力,硬核支撑就来源于智能制造。
“大概10年前,我们就开始关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了。”王忠泉回忆说。目前罗莱迪思位于临平的新智造基地启用,走进这个制造车间,看到的是一个领先的数字未来工厂:机械臂忙碌作业,AGV智能物流车穿行不息,高速运转的流水线只需几名工人,一块大智慧屏幕上,清晰地呈现着生产进度和质量管控等各项数据……
罗莱迪思智能制造的自动化设备正在作业。
如今生产车间的智能化,得益于多年来的持续投入。近几年来,罗莱迪思累计投入数千万元改造设备设施,用以建设未来工厂,打造人机交互场景,导入工业智造设备,实现自动化生产线的落地。
目前,罗莱迪思已经初步构建起集营销触达、数字研发、计划控制、供应链协同为一体的数字化系统。在2024年举行的世界上最大的灯具与建筑电器展览会——德国法兰克福照明展中,罗莱迪思成为少数能进入国际品牌馆的中国企业之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照明行业的数实融合魅力。
用光让世界变得更美
王忠泉希望通过罗莱迪思数字化一站式解决的技术和服务能力,让更多的中国灯光“闪耀”世界。
依靠灵敏的商业嗅觉,王忠泉认为国际赛事是罗莱迪思的重大机遇。以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和高质量产品服务脱颖而出,罗莱迪思参与到2014年北京APEC峰会、2016年G20杭州峰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2年杭州亚运会、2022年G20巴厘岛峰会、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等项目中,为多场重要国际赛事的场馆提供定制服务,在世界舞台上尽情展示着中国灯光之美。
北京2022冬奥会、冬残奥运会开闭幕式上的“中国红”(鸟巢国家体育场智慧照明方案)。
不仅如此,青岛上合峰会、上海进博会、米兰世博会等国内外大型会议的照明建设,美国波特兰市政厅、西班牙足球俱乐部等重点项目,也都有来自罗莱迪思的“那道光”。
技术不断累积、创新,才能获得更大的市场。目前,罗莱迪思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已获超300项专利认证,智慧照明研究院被评为浙江省级企业研究院、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企业的实验检测中心,还获得了CNAS国家级实验室、CQC目击实验室和SGS欧洲标准目击实验室认可。
除了技术“硬核”,设计美观也很重要。罗莱迪思高尔夫投光灯、多功能模块化智慧路灯、全场景应用模块化投光灯等产品获德国红点设计奖、iF设计奖,这些奖项被誉为“工业设计界的奥斯卡”。并且这些产品还获得了日本G mark、美国LIT设计奖等。
王忠泉说:“每座城市都有不同的性格,我们希望走向世界,在不同的城市场景中,通过光影诠释和呈现更多与众不同的文化底蕴。”
近来,王忠泉目光投向“灯光+健康”领域,在他看来,光健康赛道前景可观。
“光环境设计深度链接光、人与空间,赋予空间情感。”王忠泉说,例如当你走进一家咖啡店,店面的布光设计可以带给人放松、惬意的感觉。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人因照明等技术日趋成熟,从视觉、生理及情感维度,照明科学、技术及心理因素融入照明设计,重新定义灯光价值,也开启人们用光环境增添智能健康生活的新体验。
罗莱迪思在积极探索光在健康领域的应用,希望能运用光为青少年眼部健康等问题上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这一创新尝试或将开辟青少年健康新路径。罗莱迪思期待未来能够用光助力广大青少年拥有更加明亮、健康的未来。
“灯光将成为生活的艺术,情感的传递者,创造温馨、舒适愉悦生活环境的源泉。照明人将用科技持续改善人们的生活,开启更高品质、更智能、更环保的光照新生活,用光让世界变得更美。”王忠泉说。
文字:张璇、刘澈